智慧農業 - LED 植物工廠栽培模式與氣霧植栽箱DIY 示範

由大葉大學 謝昌衛教授指導課程

第一次接觸有關於植物工廠的課程,雖然自己覺得跟永續生態較不切這個方向,
但還是很好奇這一部份現在的展望及方向。

植物工廠有幾點核心及重點

  • 以「品質均一」為主:不是像藝術品,是單一相同的規格品,之間幾乎沒有差異
  • 在相同的「陽光(日照)、水(溼度)、溫度、養份」的條件,讓每一個葉菜能在相同的時間採收
  • 透過電子化的回饋系統,監控溼度、養液、氧氣、二氧化碳等等,即時控制植物工廠中產品的需要
  • 適合嚴峻的環境採用植物工廠,例如:311日本福島
  • 以短期作、單價高、好種的蔬菜水果為主
  • 蔬菜通常22天可以收成
台灣目前植物工廠的現況
  • 在雲林彰化的農業黃金走廊有較多的植物工廠
  • 台灣以生產設備為主,由於LED的品質還不錯

在全室內的工廠,主要可以用「水耕」或「介質」耕種方式
其中水耕的部份,養份可以回收,且也比較容易管理,大多植物工廠都以水耕為主

在水耕的部份,還可以分「水耕」或「氣霧」二種栽培的方式
台灣大多以水耕栽培方式,因為LED的整套服務,可以賣的價格較好

氣霧栽培重點的記錄
  • 較一般水耕更省水,通常在15-20就噴霧乙次
  • 氣根會長的更多
在家也可以DIY一組氣霧的水耕設備

(底部的設計) 
(上層種植的區塊)
(材料)


接著,老師提到了「魚菜共生」的主題

以下幾個重點的記錄
  • 適合小型的環境,如果較大型考慮的層面又不一樣了
  • 魚的排泄物還是要經過硝化作用(消化菌)才能將這些物質分解成較小分子,讓蔬菜的可以吸收資源
  • 可實現養魚不換水且無水質憂患
最後,蔬菜硝酸鹽的檢測及原因,老師也逐一說明了重點
  • 硝酸鹽來自於氮素,由於農夫為主讓蔬菜加快成長,氮肥過多使殘留的硝酸鹽也更多
  • 從「充分日照」與「適量施肥」著手,可以讓硝酸鹽降低一些
  • 所以早上採收的蔬菜的硝酸鹽較多。過多硝酸鹽較容易致癌
  • 通常蔬菜放太久,硝酸鹽就會轉換成亞硝酸鹽,這毒性就更高了
參考資料:硝酸鹽是啥東西?
測試硝酸鹽的方式
  1. 準備50克的蔬菜葉
  2. 加水 1450cc
  3. 打碎,將在葉子的硝酸鹽釋放出來
  4. 拿出「硝酸鹽試紙」 (從化工行可以買到)
  5. 將試紙沾這打碎的蔬菜汁約2秒
  6. 等待60秒後,看試紙的顏色
  7. 越深代表硝酸鹽越多
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=
其他補充
  • 植物工廠,可以變成像是居家的空氣靜化功能
    • 通常戶外的二氧化碳約200-300ppm
    • 在室內一個小時,沒有開窗就到了 500-800ppm
    • 如果濃度到了1000ppm人就會昏迷
  • 植物工廠不適合人進去
    • co2的濃度高,為了適合蔬菜的生長
    • 怕把菌帶進去,影響生產的環境
  • 有國外在研究,種植蔬菜時,植物與土壤的運行,也可以產生電力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華德福教育 Extra Lesson 課程記錄 - 第三天

2016璞玉田一期水稻班 1/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