華德福教育 Extra Lesson 課程記錄 - 第一天
「在寬廣的世界之中,生存與活動的是那真正的人,而在人的最內核心裏,存在著世界的像。"我"結合了這兩者,從而實現了存在的意義」
黑板上,余老師寫出了這一首詩,工整的字體,令人非常的舒服。帶領我們一句一句讀過,
雖然還不懂真正的含意,卻跟著走入不同的世界。
五天的培訓課程在新竹教育大學。余老師星期六才從加拿大回到台灣,在短短的一、二天就把時差搞好了,還特別的有精神,真的非常厲害!
在下午的課程開始,三十位的同學,每一個人都分享了來學習課程的動機。聽起來,大多是從事教育的專業老師,希望有不同的教學理念,更能契合現代同學所需要的。還有一部份是專業媽媽,自己的孩子已在華德福學校,也想學習華德福的教育。他們每一位都非常的用心,再次看到台灣下一個新的力量及展望。
今天上午的課非常的吃力,因為老師原假設我們已經都有華德福的基本背景,但大約有1/4的人沒有。還好,老師明天有說會開始調整教學的方向,希望能更熟悉什麼是華德福。
----------- 今日課程安排 ---------------
A. 課前活動 - 沙包活動
B. 正式課程 - 人類發展溯源 (串插課中活動 - 節奏活動)
用餐
C. 體驗課程 - 銅棒活動
D. 體驗課程 - The sun in the blue sky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Extra Lesson 針對正常孩子,探索出可有一些發展,在早期沒有發展未來,
導致後面人格的發展。
人智學背景下的Extra Lesson Introduction課程,以精準的評估方法為工具,去觀察診斷身體的結構組織(包括觀察身體主導側、空間感、身體地圖、沒有整合的身體反射、對圖像的複制和表達能力以及在學習中視覺聽骨能力),幫助曾經在0-7歲發展受到阻擾(懷孕時壓力大、剖腹產、爬行不充分等)從而引起學習困難的孩子。(從網路上的資料)
A. 課前活動 - 沙包活動記錄
同學站二排,每一個人拿一個沙包。
階段一:自我探索,由簡單到挑戰
1-1. 雙手拋接一個沙包,小朋友會習慣用雙手。接起來,要握住
1-2. 單手拋接一個沙包
1-3. 左右手互拋接
階段二:節奏,加入聽覺感受
2-1. 注意別人的節奏,一起拋接
2-2. 從前面到後面,依續拋接
2-3. 右拋、左接、給右手、右拋… 有節奏
2-4. 右拋、左接、左拋到背後,右接,右拋…
觀察孩子的動作,有拋高嗎? 眼睛有跟著嗎? 節奏有跟上嗎?
提醒孩子不要怕做錯,不敢做,也就都沒有練習到了
最後,可以改二個沙包或球類,依同學的狀況。
註1:八歲以上的孩子視覺發展已完整,眼睛較能專注了
註2:不要只買書來玩活動,要怎知道為什麼玩這個,如何引導、該觀察什麼、傳達想法
也要清楚玩的對不對,避免帶錯的方向,要找老師指導
簡單的動作,要訓練同學持續玩,但要有變化。(要怎麼吸引同學,就是老師的功課)
孩子只說不做,缺少了意志力。在有意義的重覆動作,就是意志力的培養。
像每天練習彈課程,就是一個實例。
● 沙包:約10*10公分,還是要依小朋友的狀況,可能不同大小及重量。
● 藍色、紅色彈球為比較大學生的玩法。藍在右手。紅(同感)、藍(反感)
B. 人類發展溯源 記錄
課前小活動:綠色點點
請同學在教室中找到綠色點點,有看到的請舉手。
每一堂下課都可以換點點位置,這是快速讓同學在下課後,抓住同學專注力的技巧
三個層次:Body, Soul, Spirit
人的原型 (與地球演化及人與世界關係)
課前小活動:平衡感
基本動作:翹腳指(體力)、用腳用力抓地(伸展)、墊起腳根(體力)
進階動作:用腳掌走路 (體力)
重點觀察
引導重點
C. 體驗課程 - 銅棒活動
階段一:二人一組,互助學習
引導重點:
進行方式:
![](https://lh3.googleusercontent.com/blogger_img_proxy/AEn0k_uGX3U-8HRW1CJ0rXnuydP2gSbLzu4c_M6ULpilfHURuzfDuKkX8l4P5u7zCslf534lpvevRSJKXklZ3PPs3_gIvjbISBzIapsaQtPnUiUdlQij=s0-d)
階段二:自我挑戰 (12歲以上適合)
引導方式
D. 體驗課程 - The sun in the blue sky
讓孩子有純色彩經驗的水彩畫,在娃得福特有的濕水彩畫中,透過畫紙與水的交互作用,色彩所產生的重疊色彩或色彩的波流,對特別聰別或過於早熟的孩子是一項很好的拉回,聰明過於早熟的孩子往往稜角太分明、太僵化,而水彩畫交融的柔軟正好可以做調和的工作;純色彩經驗的水彩畫活動可以波動孩子們的心,使他們的心能漸漸地不是匆忙的甦醒,幫助他們掌握自己的身體,使他們的感官和四肢能更敏感。 (參考網路上學者資料)
目標:取得平衡、平靜的心
階段一:先畫太陽,再畫藍天
道具:
引導方式
階段二:先畫藍天,再畫太陽
總心得
黑板上,余老師寫出了這一首詩,工整的字體,令人非常的舒服。帶領我們一句一句讀過,
雖然還不懂真正的含意,卻跟著走入不同的世界。
五天的培訓課程在新竹教育大學。余老師星期六才從加拿大回到台灣,在短短的一、二天就把時差搞好了,還特別的有精神,真的非常厲害!
在下午的課程開始,三十位的同學,每一個人都分享了來學習課程的動機。聽起來,大多是從事教育的專業老師,希望有不同的教學理念,更能契合現代同學所需要的。還有一部份是專業媽媽,自己的孩子已在華德福學校,也想學習華德福的教育。他們每一位都非常的用心,再次看到台灣下一個新的力量及展望。
今天上午的課非常的吃力,因為老師原假設我們已經都有華德福的基本背景,但大約有1/4的人沒有。還好,老師明天有說會開始調整教學的方向,希望能更熟悉什麼是華德福。
----------- 今日課程安排 ---------------
A. 課前活動 - 沙包活動
B. 正式課程 - 人類發展溯源 (串插課中活動 - 節奏活動)
用餐
C. 體驗課程 - 銅棒活動
D. 體驗課程 - The sun in the blue sky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Extra Lesson 針對正常孩子,探索出可有一些發展,在早期沒有發展未來,
導致後面人格的發展。
人智學背景下的Extra Lesson Introduction課程,以精準的評估方法為工具,去觀察診斷身體的結構組織(包括觀察身體主導側、空間感、身體地圖、沒有整合的身體反射、對圖像的複制和表達能力以及在學習中視覺聽骨能力),幫助曾經在0-7歲發展受到阻擾(懷孕時壓力大、剖腹產、爬行不充分等)從而引起學習困難的孩子。(從網路上的資料)
A. 課前活動 - 沙包活動記錄
同學站二排,每一個人拿一個沙包。
階段一:自我探索,由簡單到挑戰
1-1. 雙手拋接一個沙包,小朋友會習慣用雙手。接起來,要握住
1-2. 單手拋接一個沙包
1-3. 左右手互拋接
階段二:節奏,加入聽覺感受
2-1. 注意別人的節奏,一起拋接
2-2. 從前面到後面,依續拋接
2-3. 右拋、左接、給右手、右拋… 有節奏
2-4. 右拋、左接、左拋到背後,右接,右拋…
觀察孩子的動作,有拋高嗎? 眼睛有跟著嗎? 節奏有跟上嗎?
提醒孩子不要怕做錯,不敢做,也就都沒有練習到了
最後,可以改二個沙包或球類,依同學的狀況。
註1:八歲以上的孩子視覺發展已完整,眼睛較能專注了
註2:不要只買書來玩活動,要怎知道為什麼玩這個,如何引導、該觀察什麼、傳達想法
也要清楚玩的對不對,避免帶錯的方向,要找老師指導
簡單的動作,要訓練同學持續玩,但要有變化。(要怎麼吸引同學,就是老師的功課)
孩子只說不做,缺少了意志力。在有意義的重覆動作,就是意志力的培養。
像每天練習彈課程,就是一個實例。
● 沙包:約10*10公分,還是要依小朋友的狀況,可能不同大小及重量。
● 藍色、紅色彈球為比較大學生的玩法。藍在右手。紅(同感)、藍(反感)
B. 人類發展溯源 記錄
課前小活動:綠色點點
請同學在教室中找到綠色點點,有看到的請舉手。
每一堂下課都可以換點點位置,這是快速讓同學在下課後,抓住同學專注力的技巧
三個層次:Body, Soul, Spirit
Body
- Physical 物質體:像礦物,又分結構性 Structural 或constitutional 組織性
- Etheric 生命體:像植物,能生命,但沒有自我
- Astral (或稱 soul 星魂體;Sentient 感知體):像動物,有意識、情感、思考
Soul
- 低層次:自我,以我為中心
- 高層次:能以客觀的角度,看到事務的本質
另一種敘述
- Sentient 感知心:對外在的回應
- Intellectual 理智心:理解、判斷 (用個人)
- Consciousness 意識心:不只用我的想法,用客觀,看到本質。例如:顏色,不只有喜不喜歡,而是這個顏色代表了什麼
幫助孩子成為真正自由的人,不是主觀的自我,而是提昇成客觀的意識
現在在意識心的世代!
Spirit
- Spirit Self
- life Spirit
- spirit body
人的原型 (與地球演化及人與世界關係)
- 土星:從溫度開始,建物質 (0D)
- 古太陽:加入光、空間
- 古月亮:加入水
- 古:Ego (自我)
課前小活動:平衡感
基本動作:翹腳指(體力)、用腳用力抓地(伸展)、墊起腳根(體力)
進階動作:用腳掌走路 (體力)
重點觀察
- 手的部份,如果沒有平貼在腳的外側,而伸出手的指話,代表有外在的壓力跟要求
- 看平衡感以及伸展跟體力的現況
引導重點
- 離開地心引地,是讓同學回到Ego(自我)
- 如果孩子平常畫人,沒有畫腳,這個活動很適合,因為他的腳沒有提供意識,要加強
C. 體驗課程 - 銅棒活動
階段一:二人一組,互助學習
引導重點:
- 要有節奏
- 配合對方的動作一起作(如果沒有銅棒)
- 注意孩子動作,有沒有舉高
- 要有觸感,滾過手掌
進行方式:
- 傳個另一個人
- 用雙手手指先接,慢慢舉高,到耳朵旁,再慢慢放下,傳給對方
階段二:自我挑戰 (12歲以上適合)
引導方式
- 把棒子放在地上
- 右手在上,左手在下,雙手緊貼在胸口
- 雙腳打開,取平衡的狀態
- 說「陽光灑下」,雙手向上展開
- 慢慢的彎下上半身,雙手把棒子拿起來
- 舉到最高,再慢慢彎下身子,放回原本位子
- 最後跳一下,雙手拍兩側腳
D. 體驗課程 - The sun in the blue sky
讓孩子有純色彩經驗的水彩畫,在娃得福特有的濕水彩畫中,透過畫紙與水的交互作用,色彩所產生的重疊色彩或色彩的波流,對特別聰別或過於早熟的孩子是一項很好的拉回,聰明過於早熟的孩子往往稜角太分明、太僵化,而水彩畫交融的柔軟正好可以做調和的工作;純色彩經驗的水彩畫活動可以波動孩子們的心,使他們的心能漸漸地不是匆忙的甦醒,幫助他們掌握自己的身體,使他們的感官和四肢能更敏感。 (參考網路上學者資料)
目標:取得平衡、平靜的心
階段一:先畫太陽,再畫藍天
道具:
- 小玻璃瓶x3 (黃、藍、清水)
- 木板
- 圖畫紙38cm*46cm 二張
- 水彩筆 14號或16號
- 海棉
- 調和呼吸
- 取得平衡,從黃藍的顏色,也就是同感與反感的平衡
引導方式
- 確認同學的水瓶位置 (可以跨過中間)
- 雙腳要踩在地上
- 身體要坐直
- 圖畫紙要在正中間
- 太陽畫中間,中間顏色最深 (漸層),先把太陽畫好
- 藍色畫四周,外圍顏色最深 (漸層),再畫天空,用藍色把太陽包起來
- 太陽與天空要有一定的平衡 (不用提醒,讓孩子去感受)
- 黃色跟藍色不能重疊,才不會產生出綠色 (不能碰觸,要先提醒孩子)
- 畫好,就畫好,不用跟別人比
- 從左到手是人的原型,在繪畫中,是流的運行
- 顏色的本質,黃是擴散;藍是內包
- 不能先把畫框出來,再填滿。如果這樣做,用腦較多,少了情感
- 顏料放左手邊,就是跨主導邊
階段二:先畫藍天,再畫太陽
總心得
- 華德福,也提到靈魂,象徵一種精神(Spirit),就像身體只是個軀殼,有一個真正的主人
- 現在的孩子有太多的刺激,一直被往外拉,加上現在學制內的體制,都可能影響孩子在不同階段的人格發展
- 最驚訝的是,演議中提到,在維多利亞的時代的托兒所,嬰兒出生的第一天是拉起窗簾,六個星期之後才讓少數人來拜訪。嬰兒的兄姐需遵守安靜的原則,等到他比較大了,才可胎起他的頭。老師有提到一個重要的想法,當我們來到這個世間,這個靈性還要跟身體做一個融合,讓孩子自己去感覺到現在是在人世間了,才慢慢去感受到自我的能力
- 用活動來培養及觀察孩子現在的發展狀況,在適合的年紀,才讓他們思考,這是有一定的階段的!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