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造田園都市-都會邊緣生態農場的設計與實作 - 第一次
第一次
- 黑螞蟻咬到很痛
- 好像水蛭在吸血
- 不用3C的生活
- 我們雖然只是把這一大片的田菁割下,做自然有機推肥。過程中感受到,生存在這邊大地的萬物,被我們打擾了。一隻小鳥住的地方,也無意影響到了,想必鳥媽媽一定很擔心。
- 跟農士一起工作
- 團隊的合作
難得第一次,有簡單的人、土地、愛的味道,非常的不一樣。這片大地,真的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了,只是現在的我們,卻不願意花時間去認識它們。
今日實作目標:把田菁割下,堆成近二百公分的高度,做為二個月後的有機肥
在實作之前,共九位同學在教室先自我介紹。
其中六位都是學長學姐,已經上過初階課程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目標,在努力著。
另外,三位新同學,也包括了我。
今天有兩位老師,一位是彭正龍老師,另一位是林駿騰老師
兩位老師都是源自於樸門設計,核心就是永續生態農場設計 (不用大型機械
在課堂內,彭正龍老師簡述了,上一期初階班的課程大綱
- 規畫之前先閱讀土地
- 水
- 過濾有毒的水 (家庭生活廢水)
- 香蕉圈 + 生態池
- 土壤
- 風
- 太陽
- 準備農業資材
- 有機肥
- 酵素
在一個小時後,我們就出發前往了,實作的農地
有的背割草機,大多的就拿割刀及手套
把這些田菁割下 (大約留15分鐘,讓它們再持續長),並集中起來。
老師有說,在還沒開花結果前,這時候大量的氮在地下,這時候是最適合的
把割下的田菁,集中堆成一座200公分的塔
郭姐的孩子,還幫忙在上面踩一踩。
最後,散上酵素,並蓋上塑膠布,等待成為自然有機肥。
每二週翻一次,上變下。二個月就是有機肥了。
老師有提到幾個重點
- 台灣的休耕是為了工業用水
- 休耕時,不宜一直翻土,會破壞微生物菌,把好菌跟壞菌都殺光了
- 通常是翻土後,就立即重植。除非是土壤有問題,才需要翻土曬
- 好的土壤,腳踏下去是軟的
- 有機肥,從活的植物堆成,跟用落葉堆成的差異,其中用活的植物的養份較高
- 生態池
- 先過香蕉池 (一個水池,旁邊重香蕉)
- 再留過生態池,裏面有芋頭、魚… (不適合種蓮花,因為它的根很會把牆穿透)
留言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