秀明農法第三堂課 11/26

今日上課主題

  • 硝酸鹽檢測方法
  • 氮的循環
  • 肥料優缺分析討論
  • 施肥的問題
  • 其他上課記錄
硝酸鹽檢測方法
  • 工具:果汁機、量杯、試紙
  • 進行方式
    • 水:450cc
    • 檢測葉菜:50克 (十比一)
    • 放入果汁機攪拌約20秒
    • 用試紙沾打後的汁一下,計時60秒,看顏色的變化
  • 結果
    • 這次大家帶來的菜,大致都沒有超標
    • 有機商店買的不一定比較低
  • 相關補充
    • 十字花科不一定比較高,例如高麗菜通常低於1000
    • 在2000以內通常都還好
    • 用農藥不直接影響這個檢測的結果
    • 放隔夜的菜,通常硝酸鹽值會較高,這是因為微生物的作用
    • 煮完的菜,如果要裝便當,最好是煮完先裝。如果吃完後,因為沾到口水,微生物菌較多,通常硝酸鹽就會變高
    • 植物工廠的葉菜,通常硝酸鹽更高。水有化肥、生長劑、除菌劑,日照又不見等原由
    • 台灣目前沒有對硝酸鹽控管,因為以現有溫室的作法,硝酸鹽都會過高
果汁機攪拌

比對濃度

實驗結果 (自己帶的地瓜葉,硝酸鹽低於100)


氮的循環

空氣中含有大約78%的氮氣,占有絕大部分的氮元素。氮是許多生物過程的基本元素;它存在於所有組成蛋白質的胺基酸中,是構成諸如DNA等的核酸的四種基本元素之一。在植物中,大量的氮素被用於製造可進行光合作用供植物生長的葉綠素分子。

加工,或者固定,是將氣態的游離態氮轉變為可被有機體吸收的化合態氮的必經過程。一部分氮素由閃電所固定,同時絕大部分的氮素被非共生或共生的固氮細菌所固定。這些細菌擁有可促進氮氣氫化成為氨的固氮?,生成的氨再被這種細菌通過一系列的轉化以形成自身組織的一部分。某一些固氮細菌,例如根瘤菌,寄生在豆科植物(例如豌豆或蠶豆)的根瘤中。這些細菌和植物建立了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,為植物生產氨以換取糖類。因此可通過栽種豆科植物使氮素貧瘠的土地變得肥沃。還有一些其它的植物可供建立這種共生關係。

其它植物利用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硝酸根離子或銨離子以獲取氮素。動物體內的所有氮素則均由在食物鏈中進食植物所獲得。 (以上的來源為wiki)

Source: 氮循環 Wiki

肥料優缺分析討論
  • 長得快
    • 不施肥是正常的時間
    • 長得慢可能在長根,保護葉子,有能力抵抗病毒,一開始長的快是靠種子的養份
  • 長的大
    • 生物是有自然的體型,長太長,不符合自然
    • 蔬菜有大小年,但我們確用施肥打破這個規則,最後受苦的是自己。施肥的果樹種不超過十秒,但正常不肥料的,可種上上百年
  • 長的嫩
    • 指甲折的斷,就不代表老
    • 精力湯是給病人喝的:我們嘴巴有其用途,人最強的肌肉在嘴軋,好好認真慢慢吃東西。所以,吃稀飯比較傷胃,因為沒有咬就下到肚子了。口是我們第一個消化器官,腸胃則是第二個
    • 吃越嫩的菜,我們就越不用咬,對身體不一定是好的
施肥的問題
  • 菜無味
  • 化肥使微生物菌減少,因為化肥沒有它們想吃的食物
  • 少了微生物菌,自然農藥就用一起配合了
    • 固氮菌:施肥後,作物根圈的固氮菌變少,脫氮菌更多,所以就要下更多肥,導致脫氮菌就更多
    • 脫氮菌
  • 什麼不要有機堆肥
    • 這源頭就是一個很大的問題! 食物浪費太多了!我們有什麼資格可以浪費食物呢!
    • 吃到飽就是過量,吃到不餓才是適中
    • 煮過的東西不要堆肥,容易有臭味
    • 不會出現在田裏面的,都是干擾,例如廢爐渣、木屑
其他上課記錄
  • 企業無限獲利的限制,導致獲利壓力,最後不得不持續降低成本,用低成本的原料來生成
  • 合作社的經營,對象就是社員,不對一般大眾。這是由一群人共同出資,滿足社員的需求為主
  • 對於現在的我們如何讓整體環境更好(主要利害關係是企業跟政府),可以做的就是
    • 加入關切環境議題的非營利組織
    • 選關心環境議題的民意代表
  • 不要讓自己活動恐懼之中,要找出解決方法
  • 維他命不好,維他命就是西藥
  • 水耕的方式,就像奶粉取代母奶一樣,許多看不到的成份,我們沒辦法用人工做出來的
  • 健康在於平衡,而不是好的東西越多越好
  • 共生是非常大的體系,我們要塑造出來,這是非常困難的!所以魚菜共生,其是不是共生,因為還要餵飼料
  • 有葉面施肥,是因為植物在生長過程中,可能是蟲、鳥的大便,掉在葉子上,所以他們會把這些養份吸收起來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華德福教育 Extra Lesson 課程記錄 - 第三天

2016璞玉田一期水稻班 1/24