農再假日市集聯盟訓練:設計農產品的特質 (第三堂)
這次有請非常有經驗吳麗春老師,來為我們講課。有幾個觀點及想法,更新很多,也是過去的自己沒有想法的。再次,感謝吳麗春老師的分享。 第一個要談的重點,就是「 真的缺糧嗎? 」 我們的回答都是Yes,但為什麼會缺糧呢? 是人口越來越多嗎? 糧食的價格越來越高,那就代表買的起糧食的人越少,為什麼還缺糧? 一般來說,從國外進口的稻米,通常要一年半左右才會進到台灣,都先放在 碼頭的穀倉 。 因為買的起的人越少,消耗的速度變慢,一堆就堆了三年, 倉儲的成本提高 。 那到底是不是有缺糧? 是不是有背後的黑手在控制糧食,為了賺更多錢嗎?這點值得討論! 從第一個問題,延伸出來 糧食放了三年會不會問題 ? 當然會有問題,老師跟我們分析了農產品的五大特性 不透明的特質 不能永久儲存 巨大性,高麗菜 季節性 易腐性 基於以上的特質,農產品看不到的成本的真的很高! 要想想你要把你的農產品定位在那邊? 我們要賣的不是賣原料,而是賣農產品,這是什麼意思呢? 粗料 原料 產品:是設計出來的,別人找你買,不是你要自己一直推銷 商品:除了用,還有服務,還要其他功能 (熱不熱、長銷?) 通常產品的等級可以分:好(20~30%)、中(30~40%)、差(20~30%) 有了產品,接下來要怎麼定價,才能持續獲利呢? 一個基本商品定價的規則,才可能有獲利的空間 基本定價:「直接成本」 * 3 獲利空間:基本定價 * 5~10倍 註:「直接成本」:人時、材料、運輸、包裝… 在販售時,你怎麼看你的商品呢?他們是歸在那一類? 推銷:賣不掉 銷售:現在不賣,價格就不好了 行銷:明天的市場,客戶會不會因你再買其他的東西 行銷非常重要,這是持續吸收客戶方式, 行銷幾點 要點 目標客戶:很具體 區隔市場 不能第一至少要唯一